说到ED很多人会认为病理性因素占比会比较大,却往往忽视了心理因素。
什么是心理性ED?
病理性ED包括器质性ED,是由于内分泌因素(性腺功能减退、糖尿病、甲状腺疾病等)、神经性因素、血管性因素、创伤等原因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碍。
心理性ED是指无生理功能问题,而是因为心理性因素导致的勃起功能问题,比如:夫妻日常关系不协调、性刺激不适当、不良性经历、生活压力、焦虑和抑郁等因素。
而且无论是不是病理性ED,有勃起功能问题的患者伴有焦虑、抑郁等心理问题,病理性ED和心理性ED往往相伴相生,称为混合型ED。
近年来,ED患者越来越趋于年轻化。研究显示,年轻ED患者“心理性”原因占70%以上,主要与初次性生活紧张、工作压力较大、焦虑抑郁有关。
当男人第一次表现“不行”时,如果不能及时的进行心理疏导,更有甚者性伴侣对其进行嘲讽、责备,则会使得男性心理压力加重,导致心理性ED,严重影响性生活质量。
所以,心理性因素导致硬不起来,也是一种疾病状态,应该及时治疗。
焦虑症与心理性ED有什么关系?
焦虑是导致心理性ED的重要病因和伴随症状。
先来看焦虑症到底是什么呢,简单来说焦虑症就是焦虑性神经症,以广泛、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恐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,常伴有植物神经症状和运动性紧张。
焦虑可以从信念、认识、环境中产生,对性功能的影响常常与能否启动和维持勃起有关,性生活中担心失败、疾病、妊娠、射精的恐惧是常见的焦虑原因,其它包括性关系紧张、羞耻感和厌恶感等,这种思想包袱将使得阴茎不能正常勃起,进而心理焦虑增加,如此恶性循环,就会导致病情加重。
因此,在临床对ED患者进行问诊和检查时,医生经常要求患者进行勃起功能指数测评(IIEF-5)的同时,进行心理焦虑程度测评和心理抑郁程度测评(点击红色文字即可测评),以进行定量的心理因素评估。
如何治疗心理性ED?
由于多数勃起功能患者存在心理性因素,因此无论何种类型的ED,心理治疗都十分必要,治疗时医生应进行性知识教育和心理咨询,耐心开导,是患者消除顾虑,树立自信,最终改善病情或治愈。
一般通过夜间勃起试验(NTP)就能轻易诊断是否为心理性ED。通过仪器检测,如果患者夜间有不自觉勃起,硬度和直径增加,一般说明不是器质性问题(器质性问题夜间勃起可能消失),而是心理性ED。
心理性ED是一种可以被治愈的疾病,这在男科疾病中属于比较少见的,大多数疾病属于可以治疗,心理性ED可以达到治愈效果。
一般通过以下方法综合治疗,会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。
第一种方法:性感集中训练
性感集中训练是治疗心理性ED最重要的治疗方法之一,而且也适用于其他类型ED,治疗勃起功能障碍改善率为20%-81%。
训练的目的在于解除焦虑,增进夫妻间沟通与交流、提高从语言交流到非语言交流的技巧,逐步改善夫妻关系和性功能。
训练要求夫妻双方配合,过程包括非生殖器官性感集中训练、生殖器官性感集中训练、阴茎插入训练等,往往经过1-2次性交成功后心理性ED即可获得痊愈。
第二种方法:药物治疗
心理行为治疗也并非只依靠心理调节,必要时需要借助药物帮助提升勃起功能,西地那非、他达拉非等PDE5抑制剂可以提升阴茎动脉供血而增强勃起。
通过药物产生勃起,对ED患者的自信心会有巨大鼓舞作用,一次成功而满意的勃起,往往就可以终止恶性循环,反复尝试,可巩固效果,在医师的指导下逐步减药,最后达到不用药可成功完成性生活,即达到治愈。
小结
总的来说各位当你发现自己出现问题时,一定要找专业人进行专业治疗,还有很重要的一点,对医学和自己树立信心,多数疾病经过规范治疗都会有不错效果,相信大家一定能重拾男性雄风。